新手开车上路心态很重要
老司机常说,开车是个熟练活,这话不假,但又不完整。其实,驾车真算不上是脑力劳动,但一定要用脑子;驾车真算不上是体力劳动,但开长了还真的会比较累。关于驾车特别是新手驾车,已经有许多讨论,驾校和陪练也教过,这里仅试图从相对生僻的角度谈一点经验。
稳住神心莫慌
新手刚拿到“本子”初次上路时除去兴奋之外还有什么?紧张。因此,心态对新手上路影响很大。所以,调整心态稳定情绪很重要。所谓调整心态稳定情绪不是一句空话,也不仅仅是个心理调节的过程,而是需要具体办法和措施的。具体说,除去心理调节外,不妨可以用下面的办法试一试:
1.预先计划好行车路线。就是说,事先把你要去的地方所要经过的路线都在脑子里过一遍,把主要的路口、主要道路都有几排行车道等等都先想一遍。比如,遇到多排车道的时候,在什么位置应该选择哪排车道,大概在什么位置开始并线;比如,在某交叉路口遇到堵车的时候应该选择等还是选择绕;比如,目的地是繁华地带时,如何确定停车位……不妨把情况预先多想想,多准备几个方案。
2.确定出行时间。如果驾车技能尚不熟练,就应该结合线路的选择避开高峰时段,或者是在线路的选择上绕开高峰路段,待熟练后逐渐适应……在时间安排上也要给自己多留一些富余。
应潮流随大流
先说明,这里的“应潮流,随大流”不是随波逐流去学别人违章的意思。什么样的行车节奏最安全、最便捷、最舒适?适应整个车流的行车节奏最安全、最便捷、最舒适!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交通特点,其中行车节奏也各不相同。不能适应当地的行车节奏,如果你走得过慢,总是被别人插进来绕出去的,既别扭又不安全;如果你跑得过快,就要时不时地急刹车、变道,遇到生疏路口还会不知所措,既坏了好心情又自找紧张。因此,入城时不妨有意避开高峰时段,并有意识地观察并适应行车节奏。
以上是新手开车上路的技巧,有开车上路的新手朋友请一定要安全驾驶,文明行车。
随机阅读投保车险勿入“全险”误区 应合理搭配险种
近期,有保险消费者向北京保监局反映,车辆在路上行驶时被飞来的石头砸坏了车窗玻璃,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时,却因未投保玻璃单独破碎险而遭到拒赔。消费者认为自己买车时明明投保了“全险”,但是并不能保障全部的风险,对此提出了质疑。
北京保监局提示广大消费者,所谓的“全险”在保险行业并不存在,仅仅是保险销售人员的不规范用语,既不代表投保了全部险种,也不等于保障了全部风险,建议消费者不要偏听偏信,并在投保时务必注意以下几项:
合理搭配险种
目前市场上的商业车险种类繁多,包括主险和附加险两大部分。其中,主险可以单独投保,一般包括车辆损失保险、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车上人员责任保险、全车盗抢险等。
附加险不可单独投保,消费者在选择车辆损失险等主险的基础上才可附加投保,常见的附加险种包括玻璃单独破碎险、车身划痕损失险、自燃损失险、新增设备损失险、发动机涉水损失险、不计免赔特约条款等。
保险公司之所以设计种类繁多的附加险,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多样化的保险需求。
看清保险合同内容
责任免除条款同保险责任条款一样是保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赔付保险金义务的条款。常见的免除条款列明的情形有驾驶人饮酒、无证驾驶、被保险车辆未按规定检验、故意行为造成的损失等。消费者投保时一定要充分关注责任免除条款,了解注意事项,尽量规避责任免除条款列明的情形发生。
审慎签字
消费者购买车险时需要本人在投保单上签字,法律上签字行为意味着消费者同意或认可保险合同约定的全部内容。消费者往往对签字行为不够重视,普遍存在不阅读合同内容就盲目签字的现象,事后再提出对保险合同内容不认可,并主张保险公司未明确说明合同内容时,很难得到法律上的支持。
因此,北京保监局提示消费者投保时一定要审慎对待签字行为,了解并认可合同内容后再签字,合理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