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学车网

弯道驾驶技术应用和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石家庄学车整理2014-02-14

    弯道驾驶技术应用和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驾驶人驾车时间长了,通过弯道的次数多了,就感觉到转弯时因路面选择的不同,对车辆形成的离心力、稳定性也不同。因此,有经验的驾驶人驾车转弯时,往往根据弯道弯度的大小控制车速,选择离心力最小的路面角度,进行“切线”行驶。“切线”转变的好处在于,可以减少离心力,使汽车转弯更加平稳;可以相对提高转弯速度,转弯时不致降速太多。

    那么 在转弯时是怎样应用“切线”技术的呢?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在遇左转弯道时,提前将车缓缓开向公路左侧,切道左侧边缘通过弯道。弯道角度越缓,需要借占左侧路面越少,反之则越多。当汽车通过弯道后,再回到公路右侧来。如果遇到右转弯道,就将车开向路的右侧边缘,转变角度越缓,需要靠路就越少,反这就越多。当汽车通过弯道后不是很快右转,而是让车驶各路面左侧,然后缓缓驶回右侧车道。“切线”转变实际是车辆利用路面宽度左右切线行驶,使公路弯度变得相对直缓。这一技术,在赛车场上频繁使用,只要留意不难学会。

    但是,应用这一技术,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1、左转弯时必须利用后视镜观察,看车的左侧有没有超车和后侧有没有跟车。如有跟车和超车,就不能使用这一技术。与此同时还应观察道前方有无相向驶来的车辆,如果有车驶来,也不能使用这一技术。前后左右没有车辆,“切线”通过弯道驶向右侧车道时,还必须注意右后侧有无车辆跟来,如有来车,后才可驶回正常车道。

    2、右转弯时“切线”转过弯道需要占用左侧路面,且必须在前方无来车,后方无跟车、超车的前提下方可占用左侧路面,否则必须及时减速在右侧车道缓行。如果情况允许可以占用左侧路面,占用后驶向右侧车道时,还须注意右后侧是否有驶来的车辆,如有驶来车辆也要避让,等其通过后再驶回右侧车道。    弯道技术的应用还有一个大的前提,即弯道视线必须开阔,不有视线盲区。存在盲区的弯道或有黄线隔离的弯道,不宜使用此技术。

    公用路面终究不是赛车场,即使“切线”技术有很多好处,但因在转弯时需要借占对方车道,而与“遵右行驶”的交通规则有所违北,加之弯道片往往是事故高发区,奉劝驾驶人们还是减速慢行通过,不要切线为好。

 




随机阅读

原地长时间热车是误区 起步低速行驶即可

  现在很多朋友还在对于“是否应该长时间原地怠速热车”的问题进行争论,这是没有必要的,是误区。原来笔者楼下一个老司机,之前开马自达,现在开A6L,冬天的时候每天都会看到他的车静静地停在院子里吐着尾气,至少5分钟,长的时候要十几分钟。这是完全没必要的,没有优点,只有弊端。

  为什么长时间原地热车没必要?

  弊端1:消耗汽油。白白的停在那里烧掉10分钟怠速的汽油,和平时堵车没什么两样。

  弊端2:产生积碳。长时间怠速运行发动机燃烧不完全,会产生较多的积碳,如果温度低则会产生更多,所以说长时间原地热车没有有效地保护发动机,反而让发动机的健康打了折扣。

  弊端3:污染空气。因为原地怠速热车时三元催化器是达不到正常工作温度的,这样有害气体不能有效被净化,保护空气,人人有责……

  事实:

  只要发动机运转起来,它内部的所有零件就全运动起来了,机油也从点火的那一刻起就从机油泵泵出,不断在发动机内循环起到冷却和润滑的作用。但是在气温低的时候油液的粘度会很大,需要一个循环时间,这个时间20秒钟左右即可。其他要“热”的部分还有喷油系统和冷却液,不过这也都是在半分钟到一分钟就能循环到位的。即使是在冬天低温环境下,1分钟的原地热车也足够了,1分钟之后都是没必要的。如果打算靠原地怠速让转速和水温都达到标准值,10分钟恐怕都做不到。

  唯一正确的热车方式:低速行驶。在原地热车半分钟到1分钟之后,转速稳定下来,就可以挂档上路了,控制好转速不要超过2000转,温柔换挡稳加油,这是最标准最正确的热车方法。节能、环保、积碳少。

  结论:

  冬天的时候原地热车只需要半分钟到1分钟即可,再长的时间是没有必要的,而其他季节时间可以更短,在低速行驶中慢慢热车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相关阅读

0311-85100859

首页驾校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