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遇车祸没钱医 可申请垫付费
广州启动交通事故“救命钱”以来 已受理32宗申请批准27宗
发生交通事故再也不用担心没钱救命了!昨日,记者从广州市公安交警部门了解到,自今年5月10日《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细则》实施以来,广州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公室(下称“市基金办”)共受理救助申请32宗。经市基金办审核,同意垫付的案件27宗,不同意垫付的5宗。据悉,《实施细则》的实施,有效拓宽了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救助渠道。
符合三类情况可申请
据市基金办负责人介绍,根据《实施细则》,广州市行政辖区内发生的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符合需要垫付丧葬费、抢救费用规定条件的,受害人或其亲属可以在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辖区交警大队(以下简称辖区交警大队)设立的救助基金受理窗口提交《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申请表》,辖区交警大队审核同意后提交市基金办审核;符合条件的,市基金办向申请人和医疗机构送达《同意垫付抢救费/丧葬费通知书》。
据了解,符合需要垫付丧葬费、抢救费用的规定条件的主要有三类情况: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一般限额为1万元);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的;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此外,因电动自行车或其他非机动车辆导致道路交通事故也在救助之列。
承诺优先偿还垫付费
“垫付不等于支付”,市基金办负责人强调,受害人及其亲属提出垫付抢救费用申请的,应当同时提供《承诺书》,承诺受害人方在获得损害赔偿后优先偿还垫付款项及市基金办在垫付金额范围内取得向保险公司或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方追偿的权利。
此外,因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死亡或残疾,受害人及其家庭未得到事故损害赔偿或者其他情况,造成受害人家庭经济严重困难,的确需救助的,受害人或其直系亲属可以向市基金办申请一次性困难救助,经市联席会议审批同意,给予受害人家庭一次性困难救助。一次性困难救助费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
垫付费仅用来“救命”
市基金办负责人表示,细则明确规定,救助基金垫付的费用应扣除交强险和伤者已支付的费用。据了解,在目前所申请的32宗救助申请中,有5宗未同意垫付,其原因是伤者出院后再过来申请,因此不符合条件。
市基金办负责人同时强调,基金所垫付的费用只针对抢救费用,即所称的“救命钱”,而治疗费用要按照正常途径解决。据了解,市救助基金一般垫付受害人自抢救之时起72小时内的抢救费用。受害人经抢救在72小时内病情稳定的,病情稳定后的治疗费用应按照正常的渠道解决。
典型案例
警方:
手术费超交强险限额
8月3日凌晨2时,在广州大道北梅花园路段,发生一起小车与行人相撞事故,造成蔡某峰受伤。民警发现伤者蔡某峰伤势严重,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的限额,于是告诉其家属可以申请事故救助基金,通过快速审批,让伤者蔡某峰得到及时救治。
医院:
不得停止或延误抢救
据157医院综合外科吴主任介绍,伤者当时送来医院时,已经没有脉搏,心跳一度停止,直接送往手术室抢救,发现伤者整个脏器严重受损,生命危急。连续抢救了3天后,目前,伤者生命体征平稳,基本脱离生命危险。
细则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履行抢救道路交通事故伤者的义务。抢救费用垫付前,医疗机构不得停止或延误抢救工作。
家属:
若无救助金会无计可施
蔡女士是伤者蔡某峰的姐姐。她告诉记者,弟弟被送进医院抢救,一开始没钱交医药费,后来借了一些钱,肇事司机也拿出一两万元,不过这些钱不到一周就用完了,“刚开始抢救时,一天的医药费得一万多。”蔡女士说,当时很担心,再没钱交就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后来通过警方了解到,可以申请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只用了一天时间就通过了审批。8月9日,市基金办的同意垫付通知书下来,“之后就再没有出过钱”。
申请救助需提交的材料:
1.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个人/机构)申请表;
2.辖区交警大队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事实说明;
3.受害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或辖区交警大队出具的受害人身份无法确认的情况说明;
4.受害人的《承诺书》,机构代为申请的除外;
5.医疗机构出具的受害人入院证明及病历首页或门诊病历复印件(加盖医院印章);
6.医疗机构出具的已产生的抢救受害人费用清单复印件(加盖医院印章);
7.其他资料。
受害人亲属申请的,除提供前款规定的材料外,还需要提供申请人的《承诺书》和本人身份证明、亲属证明等材料。
按照规定理论考试前必须经过15个小时的学习,而且还要用指纹打卡。可是也有不少学员因此遭遇烦恼。市民陆女士就向扬子晚报记者反映:她在大厂一家驾校学习,因指纹“有问题”,无法录入系统。但驾校却保证她在考试时能录上指纹,依然安排她进行理论考试。但考试时,陆女士录了三次指纹都不成功,和驾校工作人员之间也发生了肢体冲突,她因此不想继续在该驾校学习并要求退款和赔偿。
指纹浅无法录入与驾校人员发生纠纷
陆女士告诉记者,今年6月,经过朋友介绍,她在位于南京大厂的南京全天驾驶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花了3100元钱报名参加驾照培训。不过不知道为何,自己的指纹却始终无法录入系统。陆女士说,后来经她了解,指纹无法录入是她自己天生指纹就浅。因无法录入指纹打卡,她在报名后没有参加过一天理论学习,但6月底,驾校却通知她去考试。“我说我都没有理论学习,怎么去考试呢,驾校说没关系的,我们会暗箱操作。”
对于驾校工作人员“暗箱操作”的说法,陆女士虽然觉得不妥,但因考驾照心情急切,还是在驾校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前往石佛寺车管所江北分所参加了理论考试。但在考试时,指纹还是录不上,考官就叫她不要考了,陆女士走出考场,找驾校工作人员。随后,驾校工作人员又回复她说是跟警官打过招呼了,陆女士就又走进考场录了一次指纹,但还是没录上。
心急之下,陆女士再次找驾校工作人员理论。可不想双方却为此发生了激烈冲突。据陆女士称,在冲突中驾校工作人员的手机摔坏,因此又骂她打她,她的手上也留下伤痕。陆女士表示,无法接受被人当面侮辱,在随后的一些日子里,她曾多次与驾校交涉,但始终没有结果,无奈之下只好向媒体求助。
驾校全额退款并额外补偿500元
7月2日记者陪同陆女士来到南京全天驾驶培训学校有限公司了解情况。该校一位副校长因为冲突地点不在驾校,经他向车管所询问,对方说当时“没有什么大事”。陆女士表示,这位副校长的说法并不属实,当时冲突后她曾回到驾校让这位副校长看她手上的伤口,但对方跟她说,让她忍着,因为冲突的另一方是校长老婆的妹妹。但副校长表示,自己根本没有讲过这个话。
记者随后向与陆女士发生冲突的那位工作人员了解了情况。她表示,因陆女士指纹始终无法录入,考场的负责人就叫她下次再考,但陆女士要找该负责人理论,保安不同意,因为按规定不考试的人就要下楼。“保安找到我希望驾校能够把自己学员的情绪安抚一下,我就跟她讲了,她抓住我的手,把我往楼下拖……”
陆女士表示,虽然这位工作人员否认了辱骂自己的事实,但双方当天的确发生了争执,并有了肢体接触,而以提供服务为己任的驾校竟然以如此态度对待学员,这样的行为让人无法接受。陆女士因此要求驾校退还学费和考试费用。最终,经调解,驾校副校长当场退还了陆女士3100元钱报名费,并且额外补偿陆女士500元钱。副校长也代表驾校向陆女士道了歉。
可是根据陆女士之前所说,由于指纹无法录入系统,她也没有在驾校参加过理论课程学习,可驾校为何能安排陆女士进行理论考试呢?对此南京全天驾驶培训学校不能合理解释。根据相关规定,在参加驾驶执照理论考试前,学员必须学满15个小时的理论课程,方能报名考试,驾校此举已经涉嫌违规,目前南京交管局驾培处等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指纹录入不上的人如何参加驾考?
在生活中,常常发生录不上指纹的情况。那么这究竟是咋回事,有没有办法解决呢?南京市出入境管理处负责指纹采集的工作人员向扬子晚报记者介绍过:手指指纹,说白了就是手掌外皮的角质层。老人年纪大了,手指表面角质层老化或者经常做家务的妇女,和长期戴胶质手套工作的人群,都会造成手指角质层严重磨损,造成指纹难以采集。
对于上述人群来说,在电子指纹采集器面前,至少要重复几十次才能成功录入,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相对来讲,年轻人的指纹采集更为容易。但是在指纹采集前,年轻人也要注意少干粗活,少戴胶皮手套,以防造成指纹磨损。
据车管部门介绍,学员因自身原因造成指纹无法录入的情况也是可以参加驾照考试的。在报名后,驾校就应为这样的学员向车管部门说明情况,取得备案登记,此时应说明考试时由谁帮忙代该学员完成指纹录入,这样的人可以是该学员亲属或驾校工作人员等非考试人员。学员之后需按规定正常参加驾驶学习,在参加考试时,车管部门在确定考生和已备案学员是同一人后,由备案中已指定人员使用自己的指纹代替考生完成指纹录入,学员即可参加相应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