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学车网

2016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及驾驶员人数统计

石家庄学车整理2017-02-01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3.1亿人。

汽车保有量达1.94亿辆,新注册量和年增量均达历史最高水平。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刚性需求保持旺盛,汽车保有量保持迅猛增长趋势,2016年新注册登记的汽车达2752万辆,保有量净增2212万辆,均为历史最高水平。汽车占机动车的比率持续提高,近五年占比从50.39%提高到65.97%

全国有49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18个城市超200万辆,6个城市超300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的18个城市依次是北京、成都、重庆、上海、深圳、苏州、天津、郑州、西安、杭州、武汉、广州、石家庄、东莞、南京、青岛、宁波、佛山。

私家车总量达1.46亿辆,每百户家庭拥有36辆。2016年,小型载客汽车达1.6亿辆,其中,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载客汽车(私家车)达到1.46亿辆,占小型载客汽车的92.60%。与2015年相比,私家车增加2208万辆,增长15.08%。全国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36辆私家车,成都、深圳、苏州等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车超过70辆。

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3.6亿人,驾龄1年以内的驾驶人达3314万。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机动车驾驶人数量也呈现迅猛增长趋势,近五年年均增量达2450万人。2016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3.6亿人,汽车驾驶人超3.1亿人,占驾驶人总量的87.49%,全年新增汽车驾驶人3129万人。从驾驶人驾龄看,驾龄不满1年的驾驶人3314万人,占驾驶人总数的9.27%。男性驾驶人2.60亿人,占72.77%,女性驾驶人9738万人,占27.23%,与2015年相比提高了1.53个百分点。

机动车及驾驶人数量迅速增长,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春运将至,全国交通将迎来群众回家和返程高峰,特别是春节期间群众自驾长途出行需求多,交通流量剧增,出行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加上冬季冰雪、团雾等天气,交通环境复杂,对行车安全有很大影响。公安部交管局在此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谨慎驾车,出行前认真检查车辆安全性能,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提前选择出行路线,尽量避开雨雾冰雪等恶劣天气和复杂路段;驾驶过程中系好安全带,不开斗气车、切莫强超强会,不要接打电话、发送短信微信,遇高速公路拥堵时,严禁占用应急车道,坚决抵制超速、超载、酒驾、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此文章由石家庄学车网 www.0311xc.net发布,报名学车考驾照,了解石家庄驾校信息!




随机阅读

潮气最易侵蚀8个地方 爱车防潮有妙招

“真是天公不作美啊,可千万别让咱的宝贝车子受潮了!”

进入3月,尽管北方还是寒风呼啸,南粤大地却已经是春意盎然了。南风袭来,潮意上身,广州也进入了一年中最为潮湿的季节,用广州老街坊的话说,就是广州现在的空气“湿得都能拧出水来”。

“回南天”潮气侵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连爱车也不例外,车门、底盘、音响系统、线路甚至刹车系统,都是潮气入侵的重要区域。如何在“空气都能拧出水来”的“回南天”尽量保持爱车的清爽,防止它被慢慢侵蚀?在这里我们为大家介绍几种“防潮术”,希望对您的汽车生活有所帮助。

受潮篇:潮气最易侵蚀的地方

1.车内大环境

“回南天”空气潮湿经常伴有小雨,再加上气温不高,很多车主喜欢密闭车窗行驶。

事实上,密闭的空间最容易滋生病菌和异味,春季是病菌滋长泛滥的季节,密闭的车内空间对车主的身体也带来极大的威胁。

2.车内杂物

汽车是车主的一个“移动的家”,这个“移动的家”里面自然少不了抹布、小饰品、食品等物件。要注意的是,这些物品在潮湿的空气下容易出现霉变,车主应分外小心。

3.汽车漆面

汽车暴露在潮湿的空气里,漆面自然是最容易受到侵蚀的部位,尤其是车门、机头盖、后尾箱盖这些有焊接点的部位,特别容易受到侵蚀。

4.汽车底盘

汽车底盘也是受到侵蚀的重点部位,在行驶中,车底盘与水接触得较多,最容易生锈。底盘终年不见阳光,湿气还会从底盘细小的孔洞中渗入而锈蚀车身,使油漆剥落。

5.刹车系统

刹车系统失效是因刹车油容易和水融合,水蒸气在制动罐上大量积存,很容易进入制动液内,如果有水分进入制动液,在制动的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高温会使水汽化。

6.汽车音响系统

音箱与CD受潮后,随着湿度的加重,放CD时会产生读盘困难。

汽车的音响在开窗行驶中,容易被雨淋而受潮,如果发现音箱受潮,要及时到专业网点进行维修。

7.汽车坐椅

汽车坐椅是和人体接触最多的部位,它的清爽与否,对我们身体的影响也最大,绒布坐椅的车主自然要分外小心,事实上,即使是真皮坐椅,在一些阴暗的部位,也容易受到潮气侵蚀。

8.车载电脑系统

车载电脑系统也是容易被潮气侵蚀的重要部件,而且车载电脑系统的各个芯片特别“娇贵”,是车主应重点保护的对象。

防范篇:汽车除湿有妙招

一、开冷气抽风

在空气潮湿的“回南天”,开冷气空调抽湿除湿的工作现在就应该做了,车内空气潮湿时应该打开空调冷风,不仅可以除去雾气,还有除湿的功能。汽车空调能够调节车厢的温度,还能有效地去除车厢内的湿气。

行动秘笈:每次发动汽车时,同时启动汽车空调,打开门窗,这个原理和夏季开车前打开空调降温一样,不仅能快速地让车内空气流通,也能迅速地除湿。

二、打蜡,给爱车穿“隐形外衣”

可以不用给爱车套上一件“外套”,但是“隐形衣”却不可不穿。春季打蜡,就相当于给爱车穿上“隐形外衣”,能够有效防止漆面褪色老化。

行动秘笈:目前市场上的车蜡品类繁多,车蜡的选用要慎重;选择不当不仅不能保护车体,反而使车漆变色。应根据车蜡的作用特点、车辆的新旧程度、车漆颜色及行驶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对于高级轿车,可选用高档车蜡;对普通车辆,用普通的珍珠色或金属漆系列车蜡即可;对于新车,最好涂上光蜡以保护车体的光泽和颜色;行驶环境较差时,则用保护作用突出的树脂蜡比较合适。

当然,选用车蜡时还必须考虑与车漆颜色相适应,一般深色车漆选用黑色、红色、绿色系列的车蜡,浅色车漆选用银色、白色、珍珠色系列车蜡。

三、专业消毒

勤开冷气,可加强车内空气流通,改善车内空气环境,不过适时的专业车内护理也不可少,可以对一些爱车内饰出风口、坐椅角落等平常的卫生死角做好清扫工作。

行动秘笈:最好到专业的汽车美容店去进行一次车内清理,通过蒸气、紫外线、光触媒等高温消毒手段,让爱车内部干爽洁净。

四、底盘装甲,护住爱车“下盘”

入春后要至少冲洗底盘一次,最好用高压水对大梁、传动轴、转向臂、挡泥板等部位反复冲刷。爱车经过泥泞路面后,车辆下侧空隙处特别容易积存污泥,应经常检查和洁净车门以及车身底部的排水孔,特别是要及时地清洗车辆下侧的空隙处以消除潮气。买了新车后,最好做防锈处理,不仅能防砂石撞击,还耐酸雨防腐蚀。

行动秘笈:新车可以做一个“底盘装甲”:第一道工序是清洁汽车底盘,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表面后擦干,然后用吹风机吹干;第二道工序是强力除油、除锈,然后用报纸或塑料纸将车身易受漆的部位(排气管、车门下侧等)遮盖好;第三道工序是进行喷涂。

喷涂一定要均匀,至少喷3遍,每遍间隔15分钟左右以使涂料达到干燥。一般底盘装甲涂料要达到2毫米左右厚度效果才会较好。除了“底盘装甲”之外,还有一种造价更低、使用更方便的喷涂——防锈喷涂。这种喷涂厚度较薄,一般在0.3毫米左右,主要用于防锈降噪,可以喷涂除排气管外的底盘所有部位。

五、干燥剂、竹炭,必不可少

为了防止爱车患上“风湿病”,车主可在车厢内或者后备行李厢等容易蓄积水汽的地方,多备几个除湿剂或者除湿盒,并注意定期检查和更换,给爱车做好除湿防潮。

行动秘笈:不用车时,可用干燥剂代替空调除湿,最好再买一个简易除湿盒,放在边边角角,这样车内部件在隔夜后不易受潮。石灰和竹炭也有除湿的功能。此外,把旧报纸卷成一捆,放在前后脚垫上或后备厢中,同样也有除湿的效果。

六、给爱车晒“日光浴”

日光中含有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和人一样,爱车也喜欢晒日光浴,尤其是在阴雨潮湿的季节,被晒热的车身会很快地排除内部淤积的水汽。

行动秘笈:天气转晴,抽空给爱车晒个“日光浴”。另外,车内地毯、坐垫等棉麻制品更易受潮霉变,滋生细菌。因此,车主最好对这些物品进行晾晒或定期更换。

你也可以选择一个艳阳天,自己试着用中性清洗剂清洗车内,并开启所有门窗,采用阳光和透风等达到消毒效果。

七、油漆剥落及时修复

爱车的底部和外部的油漆、保护层剥落后,在雨水中就有可能生锈,潮湿的空气也容易加速车漆受损部位的“病变”。因此,如果您的爱车有“外伤”,最好尽快处理。

行动秘笈:找个干爽的天气,给爱车做一次全面体检,修补车身划痕和外伤,对于保护爱车,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帮助。

八、汽车音响常使用

在空气潮湿的季节,汽车音响系统的各个芯片“变”得相当娇贵,潮湿的空气最易对它们产生侵蚀。

行动秘笈:最好每次行车都能打开音响,让它工作起来,这样可以减少潮湿的空气对音响系统的侵蚀。

相关阅读

0311-85100859

首页驾校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