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系安全带,这肯定是驾驶员都知道的常识。然而,最近在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对国内安全带和儿童座椅的使用率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安全带和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严重偏低。
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院和清华大学研究人员,分别在天津和北京针对安全带和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天津司机佩戴安全带的比例为3.5%,副驾驶佩戴率为1.7%,比美国86%的统计比例大概低了80个百分点。北京司机使用安全带的比率较高,达到了26%,但副驾驶安全带使用率也不到5%。
行车中系上安全带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呢?不少司机对此问题不屑一顾。下面我们就看一个发生在最近的真实案例。
7月31日下午,G75线兰海高速2076km处,一司机精神恍惚撞上同向行驶小车,致使前车再次撞上路边排水沟,车辆“四脚朝天”侧翻,驾驶员受伤但逃过一劫。处理事故的交警表示,这多亏了驾驶员佩戴了安全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众所周知,当汽车发生碰撞或遇到意外紧急制动时,将产生巨大的惯性作用力,使驾驶员、乘客与车内的方向盘、挡风玻璃、座椅靠背等物体发生二次碰撞,极易造成对乘员的严重伤害,甚至将乘员抛离座位或抛出车外。安全带能将驾乘人员束缚在座位上,防止二次碰撞,而且它的缓冲作用则能吸收大量动能,减轻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
安全带虽然简单,但也有不少驾乘人员不能正确使用,以致酿成事故。在使用座椅安全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经常检查座椅安全带的状态,如发现有损坏应及时更换。座椅旁边地板上所有固定座椅安全带的螺栓都应按规定拧紧,螺栓周围应涂上密封胶。
2,要正确佩戴。三点式腰部安全带应系得尽可能低些,系在髋部,不要系在腰部;肩部安全带不能放在胳膊下面,应斜挂胸前。安全带只能一个人使用,严禁双人共用。不要将安全带扭曲使用。
3,不要让安全带压在坚硬的或易碎的物体上,比如,衣服里的眼镜、钢笔或钥匙等;也不要让安全带与锋利的刃器摩擦,以免损伤安全带;不要让座椅靠背过于倾斜,否则安全带将不能正确地伸长和收卷;座椅上无人时,要将安全带送回卷收器中,以免在紧急制动时扣舌撞击在其他物体上。
4,安全带必须与座椅配套安装,不得随意拆卸;如果安全带在使用中曾承受过一次强拉伸负荷,即使未损坏,也应更换,不得继续使用。
实际上,几乎每家车险公司都有自己的“黑名单”库。不过,各家保险公司的“黑名单”并不互通,每家标准也不相同。
日前,有媒体报道,一位车主因一个投诉电话,被保险公司列入“黑名单”。实际上,保险公司的“黑名单”是各家财产险公司保证利润的方法。最常见的是由于车主出险次数太多而遭遇拒保,很多车主不知道,其实遭遇拒保的车主,已经上了保险公司的“黑名单”,被保险公司列为不优质客户而拒绝保险。
年出险超6次险企不续保
日前,浙江一辆白色广本雅阁(市场价 配置 图片)被保险公司列入黑名单。该车辆今年只出过一次车祸,当时由于赔偿问题,与保险公司产生了纠纷。为此,驾驶员曾打电话向保险公司投诉。可能就是因为投诉,才被列入“黑名单”。“我前年出险了7次,保险公司说我超过了6次了,去年就不给我续保。”市民顾先生告诉记者,“第一年买车,小碰擦很多,保费并不很高,最多几百元,但第二年还是被拒保。”顾先生说,保险公司表示,超过6次就无法续保。
最终,顾先生辗转几家保险公司才给爱车续上了保险。“后来才知道,小碰擦没必要每次都报保险公司,不仅有被列入"黑名单"的风险,第二年上浮的保费比修车费用还要高。”
老旧车被“选择性承保”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各保险公司车险业务呈现整体亏损,不少保险公司都提出“降赔”要求。对于出险较多的客户,保险公司设置高门槛将其剔除。对于出险3次及以上的客户,保险公司就会提高费率。所谓“黑名单”,其实也是出于公司的运营考虑。
不仅对出险多的客户拒保,一些老旧车辆也被采取“选择性”承保,比如有公司对8年以上的车辆拒保车损险,只承保第三者责任险,原因就是这些车辆的理赔概率较大。
上述业内人士说:“保险公司希望盈利,因此客户可以选择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也可以选择客户。”他认为,这是一种商业行为。
每家公司都有“黑名单”
实际上,几乎每家车险公司都有自己的“黑名单”库。不过,各家保险公司的“黑名单”并不互通,每家标准也不相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行业内不少公司的标准都是,出险超过6次的都拉进"黑名单",要续保比较难。”由于目前行业有一个共通的信息平台,也就是说,一辆车每年出险的情况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询到。因此一些车主就会遇到在这家遭遇拒保,到另一家同样遭遇拒保的情况。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保险公司在“出险6次”这个基础上附加一些其他的条件,上述浙江车辆就属于这种情况。安邦财险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我们公司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名单库,但如果我们确定车辆骗保,会将车辆拉入"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