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保养在业内存在着不少潜规则,4S店“宰车”更加“心狠手辣”。对此,小编收集了一些网民的修车遭遇。
陷阱一: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网友“修客”去年从某4S店购买了一辆2.0T车型的汽车。“2万公里保养时需要更换火花塞,也是从这家4S店更换的,到了4万公里保养时,是在另一家4S店更换的火花塞,我发现此次更换的火花塞与上次更换的不一样。”“修客”表示,当时工作人员告诉他,他原来更换的火花塞是1.8T车型专用的火花塞,并不是2.0T专用的。“于是我联系客服热线进行投诉,客服热线一直说给我反馈问题,但没有任何工作人员跟我联系。”
陷阱二:小题大做多收费
网友“天残剑”在经过一次长途旅游后发现车出了些问题,于是拿到4S店维修,4S店经过检测后告知他转向机油封出现漏油,必须更换总成,需要花费上千元。“天残剑”觉得太贵,就去了另一家汽修店,结果维修店的工人只让其支付了300元就将问题彻底解决。
网友“歪歪”也遇到了类似多收费的情况。“我的车偶尔踩急刹车后会熄火。去第一家维修厂,维修工说我这是自动变速故障,建议我大修,第二家维修厂说是真空管破裂,要我花200元。可是当我去了第三家维修厂,工人换了一个继电器,才花了几十元钱。”
陷阱三:制造故障招揽回头客
前不久,网友“灵儿”的汽车在出差回来后就出现了问题,后来到一家维修店进行维修,对方说是其中一个零部件坏了,需要更换,花了300元。“但没过两个星期,开车时发现车子声音比较大,再次到这家维修店维修,对方又说消音器有问题,进行了更换,又花了不少钱。”“灵儿”表示,过了一个月,她发现汽车的大灯不亮了,这次她到了另一家维修店维修,对方告诉她大灯的接线是故意没有搭好。“这明显是给我下套了,让我反复回去修,就是想多挣钱。”“灵儿”非常气愤。
业内人士支招应对维修潜规则
业内人士表示,因为大多数车主不太懂维修知识,以次充好、赚取高额差价是汽修店服务中常见的伎俩。市民送修爱车时多留心眼,一是交修时签订书面合同,对质量标准、维修费用进行明确约定,切实避免日后发生争议;二是如有条件,提车时最好携带懂维修技术的朋友进行查验,或者把车开到其他维修点进行多次检测。
该人士还提醒,一些“黑心”的维修店为了有更多的“回头客”,会故意制造故障。如在发动机换机油时,维修人员故意在机油里面加上一些白糖,导致发动机发热迅速,没过几天就可能发生“烧缸”故障。如果经鉴定确系维修店所为的话,消费者可以要求其对相应的损失进行赔偿,并可向工商等管理部门举报。
夜考主要考察的是学员夜间汽车灯光的使用,具体有:
1、发动车辆,打开车灯,车辆启动前注意转向灯。
2、行驶过程中,注意近光灯与远光灯的合理使用。
3、晚上行车,在无雾、无大雨情况下,不要使用雾灯。
4、夜间行车,注意车速控制。
5、会车时,注意稳住车辆行驶方向,不要过于向右边靠,注意右方行人或车辆。
6、夜间道路显得比其他地方白些,注意看清楚路面标志。
7、经过桥梁、上坡或下坡时,能正确估计车辆行驶位置。
一般情况下,夜考行驶距离要比路考短,控制好速度,把握好灯光,还是容易通过的。
夜考时的注意事项有:
出车前检查车辆灯光情况,近光、远光,雾灯等一个也不能少;跟随前车行驶时,应适当拉长两车之间的距离;注意道路上的交通标志和施工信号;夜间会车时,若遇到对方不关闭远光灯,应立即减速,并连续使用远、近光示意对方关闭远光灯;若对方仍不关闭远光灯时,应靠路的右侧停车避让。
注意,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会被判定不合格:
1、不能正确开启灯光,不合格;
2、同方向近距离跟车行驶时,使用远光灯,不合格;
3、通过急弯、坡路、拱桥、人行横道或者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不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示意,不合格;
4、会车时不按规定使用灯光,不合格;
5、在路口转弯时,使用远光灯,不合格;
6、超车时未变换使用远、近光灯提醒被超越车辆,不合格;
7、对低能见度道路情况判断差,不合格;
8、在有路灯、照明良好的道路上行驶时,使用远光灯,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