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学车网

车险骗保揭秘:修理工拼缝修车赚差价

石家庄学车整理2013-10-12

车险本是用来保障车辆遇到事故后减少损失的,但是一些人却从骗车险中获利。海淀法院去年审理了28起诈骗机动车保险金案件,较往年增长近一倍,汽修厂员工、保险公司员工,甚至包括车主和他们的朋友,怀着不同的目的都参与其中,俨然形成了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利益链条。

在骗车险的实际操作中,制造车辆相撞事故、虚增车损结果是主要造假手段,主要包括四种情况

自扎轮胎伪造现场制造事故扩大车损

约有一半的案件中,都存在制造车辆相撞事故,扩大车损程度,虚增维修费用或压低维修成本的情况。其中既有制造两车相撞的,也有多车相撞的事故,一般均由修理厂员工直接驾车参与实施。制造的事故都是再造事故,在原有事故或损坏部位基础上增加撞击程度,放任或故意扩大车辆损坏程度。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配合制造事故的车辆,犯案人员就会选用最后一招,伪造单方车损事故,扩大车损。这一般出现在车主车损部位或要更换的部件明显不属于两车相撞事故能产生的结果,或未能找到合适的对方车辆的情况下,犯案人才会采用。开奔驰的蔺某,为了把奔驰车的四条轮胎都换新,就采取用刀扎轮胎放气,伪造车撞马路牙子的单方事故现场的方法,结果钱没骗到手,却把自己送上了法庭。

 

以次充好制造差价

但是,单纯地制造事故并不能直接实现作案目的,这只是骗保的前期手段,若要最终骗取中间差价的“拼缝”目的,还需要实施一些制造差价的手段。修理厂常用的造假手段主要包括以次充好、以旧换新、虚开维修发票、虚增定损数额四招。

修理厂瞒着车主和保险公司,以次品部件,甚至假冒、伪劣的汽车零部件冒充正品部件给车辆进行维修,然后仍以正品价格(甚至是4S店的价格)计算维修费用,骗取中间差价。这种情况中,车主其实也受损,在一些案件中,有些车主直到案发才知道被修理厂的同案犯蒙骗了。

在制造事故前,将车主没有损坏或新的部件拆卸下来,用破旧或已经损坏的同型号部件替换进行碰撞,待维修时,再将车主原部件换上,虚报更换部件的维修费用,这是以旧换新。此外,对已定损的维修项目中部分项目不维修,或者简单维修,但在开具维修费用发票时,以全部维修费用填写,甚至通过购买非法发票报送理赔。

前面的方法修理厂可以自己搞定,但是虚增定损数额必须与保险公司定损员勾结,才能实现。修理厂通过多做定损项目或以高价定损,虚增定损数额,使定损额远远高于实际应修费用,赚取差价双方分赃。这些造假手段中,以次充好较为常见。

醉驾生祸找人“顶包”

法院审理的骗车险犯罪案件中,去年的一个突出新特点就是隐瞒醉酒驾车的事故原因案件突增,较前年翻了一倍。车主一般都是在深夜醉酒驾车发生事故,且是单方事故,一方面不敢报警,另一方面又心存侥幸心理认为夜深未被人发现,为了能免费修车,向保险公司报案理赔时故意隐瞒醉酒驾车情节。车主主要采取两种方式造假,一是事故发生后弃车逃离现场,休息至第二日酒醒后自己报案,虚报事故时间和原因。二是事故发生后,求助于亲友,找人冒充司机报案。

 

虚构事故试图“巧取”

也有骗保人不用制造事故,而是采取另类的方式骗保。李某是一个汽车租赁公司老板,他将其公司购买的一辆汽车租借给其朋友使用,由于经济原因,他为了还车贷,虚构了该车辆被盗的事实,向保险公司报险理赔,后被查获。而汽修厂的老板筛某更是“绝顶聪明”,他瞒着客户,将一细绳沾水后放在车辆挡风玻璃处拍照,伪造车辆玻璃破损的假象,并用客户交给其的相关证件假冒车主报案。由于筛某事先和保险公司定损员勾结,只提供了照片就私自骗领了保险公司赔付的玻璃险。

单纯骗保费的情况较少,骗保险修车或赚取差价“拼缝”的动机占多数,出于情义协助亲友造假的现象频现在28件骗车险案件中,行为人单纯为了骗取保险金,凭空虚构客观不存在事故骗保的仅有2件。骗车险的人员因为身份和利益不同,动机也不尽相同,各有所图。主要包括几种动机:骗保动机五花八门车主借骗保险免费修车

想占点便宜,这种动机是绝大多数车主犯案的主要心理,也是大部分案件挑起的最初动因。在多数情况下,车主的车辆在骗保前确实发生过事故,导致车辆毁损,或事前存在旧损的情况,但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按正常程序走保险理赔,或按照正常程序只能获得部分理赔,车主为了省钱或出于贪便宜的思想,就想通过作假骗保来免费修车。

根据案件显示的情况,车主之所以敢于铤而走险,大致是有四种诱因。一种是车主要么没有上保险,或者保险过期、无效,想通过其他车辆的保险修车,制造对方车辆全责的假事故。另一种是有的车主上了保险,但因为没有及时报案,或相关理赔手续、证据灭失等程序问题,无法正常理赔,再造假事故理赔修车。还有一种情况是车主上了保险,但车辆损毁事故不属于保险理赔范围,或事故原因依法不应得到理赔,虚构或隐瞒事故原因骗保修车。最后一种原因纯粹是车主的贪婪之心作祟,没有发生事故,但有废旧部件想更换,车主就故意制造将废旧部件损毁的事故,骗保免费更换新部件。

 

修理工“拼缝”修车赚取差价

利用保险理赔程序,通过造假使保险赔偿金远高于实际修车费用,在给客户修车的同时赚取中间的差价,即俗称的“拼缝”,是诱使大多维修和保险从业人员参与犯案的主要动机。甚至有时车主最初并不想或不会造假骗保修车,反而是这些“拼缝”人员引诱或教唆,才产生合谋骗保的想法,“拼缝”动机是当前骗车险案件高发的最大诱因。

在今年审理的55名被告人中,将近一半为怀有此种动机的人员。在修理厂里,经营者虚增维修项目和报价,压低维修成本,赚取维修差价,修理厂职员为增加维修收入,提升业绩,赚取绩效提成。另有一些保险经营者经协商,给修理厂增加保险维修项目及额度,赚取修理厂额外返点,保险从业人员则与维修人员合谋,虚增维修费用,赚取个人回扣。保险业务员笼住客户提高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保险从业人员为了维护客户、提高业绩,也参与骗车险。保险公司业务员或代理人员,为了能让客户购买其推销的保险,提高业绩,在与客户交谈时大包大揽,作出夸大承诺,甚至承诺任何车辆破损问题都可以通过走保险免费解决。而当客户签约后,真出现不属于保险理赔范围的情况时,保险业务员碍于情面,或为了维护客户,遂产生造假骗保帮客户修车的念头。其他人员为朋友不惜“打酱油”

在骗车险的人员中,还有一些“打酱油”的人员,完全出于亲友情义帮忙骗保。要么是帮助车主骗保免费修车,为车主省钱,要么是帮助汽车维修人员骗保获利,或完成业绩。这些人员大都不是为了自己获利,而是出于亲友、同学、同事情义而帮助他人获利。虽然他们没有个人谋利的动机,但在明知他人造假骗保的情况下,仍为他人提供帮助或便利,均应以共犯论。犯案情况和比重增加,涉案人员较广,不容忽视,最终,这些人员大多获得缓刑。骗保之揭秘

车险骗保作案手法相对隐蔽,具有一定反侦查性,且带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随机阅读

湖南14.5亿买千辆国产公务车 均价84万/辆_汽车_腾

在省经信委等部门今天组织的省产乘用车产需对接会上,省安监局、长沙市公安局等10多家单位,分别与吉利汽车、广汽等省内汽车生产企业,签署1725辆采购合同,金额14.5亿元。(注:平均每辆84万)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肇雄,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陈叔红出席。

据省经信委调度,目前省产乘用车省内销售率最高的只有8%,最低的才占到3.9%,省内消费市场空间广、发展潜力大。

为提高省产乘用车本地采购率和市场占有率,推动我省汽车产业后发赶超,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组织了此次产需对接推介展示会,为省产乘用车提供宣传推介平台,也为省内需求方、采购方,特别是公务用车采购大户提供直接、便捷采购渠道。

陈肇雄强调,开展省产乘用车产需对接,有利于湖南汽车产业深化产需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补发展。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大力支持汽车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相关鼓励政策,支持省产乘用车扩大本省市场占有率。

据了解,我省汽车产业近年迅速崛起,已成长为全省工业支柱产业、千亿产业。今年1至5月,全省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3%,高出全国11.4个百分点。

“菲翔”成为省政府公务用车 首批60辆警用车亮相

在今天举行的湖南省产乘用车产需对接推介展示会上,广汽菲亚特的Viaggio菲翔正式签约成为湖南省政府公务用车。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王秋景告诉记者,政府采购方涵盖公安、司法、交通等多个政府部门,首批成交的60辆菲翔主要用于警用车。

广汽菲亚特是首个落户我省的合资汽车企业,其首款国产车型Viaggio菲翔于2012年在长沙投产,成为第一辆拥有世界级品质的“湖南制造”汽车。

政府采购用车肩负公务重任,同时代表政府形象。王秋景介绍,菲翔能成为省政府公务用车,除了本地车的优势,更是依靠自身过硬的品质,如该车搭载的“黄金动力”组合,符合政府对于公务用车低排高效的要求;安全可靠,是国内首款荣获C-NCAP五星安全殊荣的合资中级车。

此外,菲翔定价为10.88至15.88万元,正好符合去年国家出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规则》——政府公务用车发动机排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的要求,为政府用车树立了务实高效的新形象。

菲翔的品质正在得到广泛认可。就在不久前,作为唯一一个为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提供支持的汽车品牌,菲翔成为神舟十号发射任务发射场地唯一指定用车。

(红网)

相关阅读

0311-85100859

首页驾校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