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山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弯多路窄,在山路上行车时,除了控制车速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山路驾驶技巧,今天,名都驾校就给您说说山路驾驶技巧那些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上坡操作。
上坡起步,平时也常用,但山地有其特殊性,特别是盘山公路,一般都一面是峭壁,另一面是山涧。此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操作一定要协调,否则就可能出现溜车。如果车发动后,发动机动力还未传递过来,由于坡道平行重力的作用,车便会后溜;若离合器接合过早制动放松较晚,使发动机负荷过重,就会使发动机熄火,也使车后溜。
因此,坡路起步,油门、离合器和制动器三者要密切协调配合,一旦后溜,一定先迅速停车后重新起步,绝对不能在后溜中强起。
自动挡的车主就可以略过,当然有坡道辅助的车型也可以略过~
上坡时还有两个需要注意问题:
一是:上坡一般都在山涧一侧,小心路肩,保持距离,防止路肩突然塌落;
二是:会车时让下坡车先行,因为下坡车比你自己更多一些危险。
第二,下坡时不要连续踩刹车。
连续刹车,巨大的磨擦力会严重地使刹车片和刹车盘温度上升。盘片的温度越高,制动效果越差。很多山道交通事故,都是因为长时间的带刹车下山,刹车盘片的温度越磨越高,最后刹车失效,事故就发生了。
很多人都会以为带着刹车慢慢下山是很安全的。当然对平时游玩一座小山包,那是无所谓的。但是当你去下一个几十公里下坡山路的大山时,养成的这种恶习,会让你在真正需要刹车时,刹车已经因过热而失灵了。
1,下山时,严禁空档滑行。
2,下山时,严禁一直带着刹车慢慢溜。
3,下山路上刹车时,严禁踩离合。
4,下山时,严禁高档位的带档滑行。
第三,进入弯道,提前响喇叭。
山路急弯较多,山体往往遮挡了弯道对面的来车,即使有凸透镜也可能因为蒙尘、对向来车未注意等原因增加危险系数。所以在进弯前一定要假设对面有车,自己减速右行,并且按一下喇叭提醒对方此方有来车,需减速避让。但是,如果看见有牲畜在路边就不要按了,受到惊吓的牲畜可能干出意料之外的事情来。
第四,控制车速。
一定要合理控制车速,尽量慢行。尤其在危险路段过后依然要保持谨慎,不能大意。
第五,遇上急弯需要调整线路。
山路狭窄,一个90度弯都可能难住一辆长轴距的轿车,而大于90度甚至达到180度的发卡急弯在盘山公路上非常多见。所以如果遇上,不要过于胆小一味贴内弯通过,不管外弯是山体还是悬崖,你都应该先走外线进弯,贴内线过弯,走外线出弯。这样的线路调整可为你赢得更大的转弯半径和回旋余地,有效预防转向不足冲下悬崖。
第六,胆大心细,不要过于害怕碰撞。
在城市行车,哪怕前后车保险杠的一丁点儿轻微接触,也是广大驾驶员朋友极力避免的。但是在山路上就不要太害怕车与车的亲密接触。试想,在狭窄的山路上,到底是两车挤在一起刮花了油漆可怕,还是为了避免碰撞而冲下山崖更可怕呢?所以当紧急制动之后碰撞仍然不可避免的时候,那就撞吧。要么撞车,要么撞山,总之不要因为回避碰撞而导致汽车失控冲下山崖。
温馨提醒:山路行车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意识,希望大家能熟悉以上驾驶技巧,在山路行车时平平安安。
此文章由石家庄学车网www.0311xc.net发布,报名学车考驾照,了结石家庄驾校信息!
冰雪路面行驶是对驾驶员技术的考验,也是极易出现事故的。由于下雪,道路结冰,路面的附着系数显著下降,制动距离成倍增长,易出现车轮滑转、侧滑。而且长时间雪路行车.易造成目眩。下面就给大家冰雪路面行驶的十个建议,希望能对开车的朋友有帮助。
1.冰雪路面起步,应采用2档或3档,离合器半联动时间稍长,由于路面附着系数小,附着力过小,若牵引力过大,车轮只能在原地打滑。起步时,若二档出现车轮打滑现象时.可采用3档起步,降低牵引力,以保证车辆平稳起步。
2.冰雪路面,道路较滑,行车中,应安装防滑链.加速踏板的使用,应轻踏缓抬。在市内行驶,应将车速控制20km/h以内。
3.由于道路附着系数低,行车中,应注意使用预见性制动,逐渐降低停车,严禁使用紧急制动。
4.会车时,应选择路段较宽阔的地点,保持较大的侧向间距,同时要兼顾路边行人的动态。保持一定距离。狭窄路段会车,有让车条件的一方停车,让对方车辆先行。会车时,车辆不宣过于靠边,以免滑下路基。
5.冰雪路面转弯,首先要降低车速,若对方没有来车。靠路中行驶,尽量采用较大的转弯半径,减小离心力,平稳转过弯路。
6.雪地行车,应沿车辙行驶,若无车辙应注意路面的变化。若路面出现凹处,应谨慎绕行,切不可鲁莽通过。
7.长时间雪地行车,谨防眩目,最好戴有色眼镜,保护眼睛。
8.冰雪坡路行驶,必须安装防滑链,视坡度的陡坦情况,决定是否通过。确保行车安全。
9.行车中,由于制动距离成倍增加,要加大前后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
10.冰雪路面,一般情况不准超车。由于车型、装载情况不同,需要超车时,应选择宽阔、平坦的路段,并在前车有让行的条件下,方可超车,不准强行超车。
能做到以上十点的话冰雪路面行驶就会安全很多,祝愿大家都能开车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