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频繁加油
有很多人习惯让汽车“少食多餐”,每次只加少量油,用完之后再加,他们的理由是:少加油能够减少车重,从而降低油耗。其实,这样做非但没有节油效果,而且还会对发动机以及油箱造成伤害。很多人习惯频繁加油,每次等油箱亏油了报警灯亮起之后再加油,殊不知报警时油箱内油量已经非常少,导致油泵超负荷工作,而且对发动机也有损伤。“我们做过测试,这样频繁加油并不比正常加油节油,反而在频繁去加油的路上还会更费油。”
切忌急起急停
另外一个提升油耗的行驶习惯就是“急起急停”,柳实介绍,车辆行驶中一次并线就会损失0.004升油,而急起急停无疑是最费油的,因此平时驾驶车辆一定要平稳,注意观察路况,提前预判收油减速,节油效果很好。柳实介绍,如果是行驶在山路上,对于弯道的角度一定要有预见性,例如一般山路都是7米宽,当你行驶到一个弯道处发现道路变宽了,就可以预判这个弯道角度可能大于90,需要提前减速。
不可长时原地热车
经常开车的你或许也被“教育”过冬天启动车辆后一定得原地怠速预热发动机,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长时间的原地预热发动机不仅严重损害发动机,而且还会十分费油。需要原地热车的是曾经的老车,现在汽车都是电脑控制,在起步慢行的过程中就可以完成预热,如果长时间的原地热车不仅会增加油耗,而且还会导致发动机内部产生积碳,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即便在寒冷的冬季,2-3分钟的热车时间已经足够。
学车将受到政策保护。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规定的要求,我国将建立起省、市、县三级权责一致的驾驶员培训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学车人的权利,学车将受到政策保护指日可待。
交通部公路司副司长徐亚华2月26日在此间举行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宣贯会议上介绍说,新规定合理划分和规范了省、市、县三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驾驶员培训行政许可、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职能和权限。学车将受到政策保护。明确规定了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行使职权的条件、程序和应当承担的责任,在制度上保证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权利与责任的统一。
学车将受到政策保护。建立权责一致的管理工作机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最大限度地保护学员的权利。他指出,学车将受到政策保护新规定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监督检查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执法过程中的工作职权;对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明确提出应该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