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从济南市车管所了解到,济南市机动车驾驶员科目一(理论)考试于7日开始使用新题库。5月1日开始执行的“醉驾入刑”进入新题库。
原科目一考试题库涉及到饮酒、醉酒驾驶机动车及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相关内容共计21道,其中有关饮酒、醉酒驾驶的18道,有关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3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5月1日实施后,该部分内容的考试题库需做相应调整。经整理共需调整试题10道,其中涉及饮酒、醉酒驾驶机动车9道,涉及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内容1道。
部分调整内容见下表:(据济南市网上车管所公布结果整理)
判断题
张某在中移动办了违章提醒业务后,因未及时变更车辆信息,收不到违章提醒,8个月后验车时发现已经违章15次,他起诉要求中移动赔偿违章罚款等损失。记者昨天获悉,延庆法院认定中移动无过错,张某自担损失。
张某起诉称,他于2012年1月以每月2元服务费的标准在中国移动某分公司处办理了违章及时通业务,工作人员称会及时以短信方式通知其车辆违章信息。但自2012年4月16日,其重新购置车辆并进行了机动车信息变更登记后,一直没有收到任何违章信息。今年年初,他验车时发现自己有多达15个违章,罚分30分,罚款2600元,且其中多次均在同一地点违章。张某起诉要求中国移动某分公司赔礼道歉;退还违章及时通费用24元;赔偿违章罚款2600元、从他人处买分的经济损失9000元,还有误工费2000元、交通费500元,总计14100元。
中移动某分公司辩称,2012年4月16日张某变更车辆信息后,公司曾向张某的手机号码发送需重新绑定违章及时通业务的提示信息,是张某自己未进行重新登记,导致收不到违章提醒,公司不同意其诉求。
法院认为,张某接到提醒后未重新进行登记,且其违章的根本原因是自身对交通法规的漠视所致,与中移动是否向其发送违章提醒短信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张某因交通违章被扣分、罚款,中移动某分公司并无过错,由此产生的相关损失应由张某自行承担。法院驳回了张某的全部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