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学车网

为什么夜间行车容易出事故

石家庄学车整理2013-09-29
  在运输任务紧急时,常须在夜间行驶。夜间行车的有利条件是公路上的车辆行人较少,会车、超车、避让人、、畜及自行车的机会不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白天行车安全。但是.由于晚上照明不良;驾驶员辛苦一天后感到疲倦;刺激单调容易瞌睡;个别驾驶员因公路上障碍少而开快车等原因,也很容易发生行车事故。不过,夜间行车与白天行车相比,本质上的差异还是光线差,照明不良。所以,下面只分析这一因素对驾驶安全的影响。据日本学者研究,太阳落山前公路上的照度达数千米烛光,日落后30分钟降到100米烛光,再过20分钟为1米烛光。汽车开小灯可增至80米烛光,即使公路上所有车辆都打开大灯,照度也不如白天。由于照明不良,驾驶员的视力比太阳落山前低50%。若在夜间的天然照明情况下,中心视力可极具可急剧降低到4%一10%,判断窗外景象都会发生困难。夜间或黄昏时视力降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光线暗淡,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很弱,眼睛的暗适应还没有充分形成。所以驾驶员不易发现交通标志或某些障碍物,有时甚至驶出公路之外。特别要提一下的是黄昏时刻。据研究,这是的自然光照度为100米烛光,使驾驶员视力骤然下降。打开前灯恰与周围的光度相等,不能形成对比,所以,周围的行人车辆等意外地不易看到。日本驾驶员把黄昏称为“恶魔时间”,出事率很高。

  天黑之后,光线越暗,刺激物即使出现在视野中,人的感觉也与白天不同。如果不掌据这种变化规律,就会发生感知错误,从而判断不准,反应不当而发生事故。这里提醒广大开车的朋友,为了您的行车安全,以后请尽量避免开夜车。


随机阅读

车辆行驶过程中刹车失灵的自救方法

  1.根据路况和车速控制好方向,脱开高速挡,同时迅速轰一脚空油,将高速挡换入低速挡。这样,发动机会有很大的牵引阻力使车速迅速降低。另外,在换低速挡的同时,应结合使用手刹,但要注意手刹不能拉紧不放,也不能拉得太慢。如果拉得太紧,容易使制动盘“抱死”,很可能损坏传动机件而丧失制动能力;如果拉得太慢,会使制动盘磨损烧蚀而失去制动作用。

  2.利用车的保险杠、车厢等钢性部位与路边的天然障碍物(岩石、大树或土坡)摩擦、碰撞,达到强行停车脱险的目的,尽可能地减少事故损失。

  3.上坡时出现刹车失灵,应适时减入中低挡,保持足够的动力驶上坡顶停车。如需半坡停车,应保持前进低挡位,拉紧手制动,随车人员及时用石块、垫木等物卡住车轮。如有后滑现象,车尾应朝向山坡或安全一面,并打开大灯和紧急信号灯,引起前后车辆的注意。

  4.下坡刹车失灵,不能利用车辆本身的机构控制车速时,驾驶员应果断地利用天然障碍物,如路旁的岩石、大树等,给汽车造成阻力。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形、物体可以利用,紧急情况下可将车身的一侧向山边靠拢,以摩擦来增加阻力,逐渐地降低车速。

  5.车辆在下长坡、陡坡时不管有无情况都应该踩一下刹车。既可以检验刹车性能,也可以在发现刹车失灵时赢得控制车速的时间,也称为预见性刹车。

相关阅读

0311-85100859

首页驾校电话